精分供水区域  减少管网漏损
  • 发布时间:2018-07-04
  • 浏览次数:9065
  • 作者:本站编辑

精分供水区域  减少管网漏损

     ——我市管网分区计量“省级”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日前,湖北省住建厅下文将我市确定为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控制漏损省级试点,要求我市以2020年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10%以内为目标,逐步提高管网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目前,我市已在城南新区试点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中心城区试点工作也正在全面展开。

      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是指按照事先制定的分区规则,将供水管网系统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真是或虚拟的区域,并在每个区域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安装流量计,从而实现对各个区域入流量与出流量的检测,是降低管网漏损率的主要措施。

      由于我市中心城区部分供水管网老化严重,且随着城市的发展,老管网已不能负荷逐渐加大的用户需求,管道漏损现象较为严重,这不仅直接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且不利于设施及运行管理,为城市供水安全埋下隐患。因此,2015年,我市开始实施供水管网降差行动,通过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新建供水管网20公里,并在城市供水管网和老旧小区开始实施分期改造。2016年,我市的实际管网漏损率在23%左右,2017年,国务院发布“水十条”,明确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目标,同年,市供水总公司开始投入安装分区计量设施,将管漏损率下降到17.06%,在降低产销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针对城南新区用户密集、基本无工业用水用户,且供水问题较突出,因此我们将其作为试点,通过细分供水区域、更换安装高精度计量设施,实行管网分区管理,提高供水保障水平的同时积累经验。”客户服务中心负责人说,该公司在城南新区分别从供水格局、供水管材、生产、调度、计量、管网档案信息、管控技术、人员、管理、目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整和优化,在该区域用水用户实行四级分区,将6块片区考核表、294块小区考核总表以及近千块楼栋表作为结点,每月生成网状数据分析表,每日监测分区水量和夜间最小流量,通过第一时间判断、第一时间检漏、第一时间恢复。城南新区管网漏损率由34.71%降至16.25%,为我市进一步组织开展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控制漏损试点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目前,我市已建立一级分区4个,二级分区13个,三级分区26个,下一步,我市将借助作为省级试点的契机,有计划分步实施分区计量管理,将供水分区计量试点工作逐步由纯居民用户向商业加居民用户,再向工业、商业加居民用户推广,加大城镇供水漏损控制工作力度,全面铺开试点工作,力争2020年达到国家规定漏损控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