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圣水润荆城
  • 发布时间:2018-01-09
  • 浏览次数:9885
  •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提示:北京传喜讯,奖杯捧手间。水润荆门城,文明传万家。这是20多年执着追求的回音,是400多名供水铁军擂鼓出征的佳音,是300多万荆门市民期盼的福音!翘首的文明桂冠花落我家,荆门市供水总公司榜上有名。他们挺起胸膛闯难关,俯下身子解民生,面对面听期盼,心连心逐征程。在新时代,他们这场文明的洗礼使政府有了认同感,使企业有了获得感,使职工和用户有了幸福感!

 

文明圣水润荆城

——荆门市供水总公司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侧记

 

核心价值观引领  追梦路上不停歇

走进城区各个供水营业服务大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大字和中国梦的公益广告格外醒目,电梯内清新的咏水诗句,橱窗展板上惟妙惟肖的摄影作品和漫画剪纸,每一处都跳动着文明的和谐音符,也让整个单位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

文明创建离不开精心的部署。从1996年起,公司便迈开了创建文明单位的步伐。2014年新一届供水总公司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更是开启了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的新征程。公司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永根为组长,党委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文明创建领导专班,理顺创建机制,明确创建责任,形成了党委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公司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公司将文明传承推广融入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年年终组织开展“评先表优”表彰活动,大张旗鼓地表彰文明单位、文明班组和文明个人,营造广大干部职工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坚持每月开展“优质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加强服务的社会监督力度,提升公众对供水服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开办“道德讲堂”、举办“水厂开放日”活动、评选“文明家庭”和“身边好人好事、道德模范”……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引导了干部职工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文明供水人。

四年逐梦,从未停步;高扬大旗,战鼓催征。在“党建先行、价值引领、业绩领先、责任担当、创建示范”的文明创建目标引领下,市供水总公司在“争创一流业绩、树立一流形象、提供一流服务”的发展之路上稳健前行着。

 

倾力服务促民生 企业劲吹文明风

文明单位之美,美在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

2016年,我的手机关注并绑定了‘荆门供水’微信公众号,每月初微信号都会发送月度水费通知到我的手机上,用了多少水,应交多少费,一目了然,方便快捷,再也不用去供水营业厅排队交费了。”在随机采访中,张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她正是较早利用“荆门供水”微信公众号缴费的市民。记者点击关注“荆门供水”微信公众号,进入页面,首页用水栏显示有水量水费查询、自助缴纳、自助抄表、预约用户报装等项目,服务栏则设置有用户投诉、窃漏申报、人工客服等,信息栏定期发布停水通告、水质信息等,用户所需一网打尽。

效率是检验供水服务满意度的标准之一,对每一项服务公司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总公司“24小时供水热线”电话,要求电话铃响12秒内接听,一般咨询5分钟内处理完毕,需调查回复的24小时内答复;特殊情况3天内采取其他方式答复;对用户提出的水质投诉4小时内赶到现场采样化验,出示检测结果和报告;接到报漏电话后维修施工部门立即组织抢修,市区20分钟、郊区30分钟内到达现场,做到小修不过夜、大修连续干;对用水报装申请手续齐全的当即登记,2天内转交设计室,3个工作日内完成设计。闻过则改、雷厉风行的作风收获了用户满意率的节节攀升,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消费者满意单位”。

对供水服务承诺的时限、标准等公司有一套严苛的管理标准: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接访、首办、分办、跟踪、电话回访全环节流程优化并严格考核;对全市的管网、阀门、消防栓和井盖进行逐一登记统一编号并建立台账,对损坏和埋压的供水设施进行及时更换和维护;将荆门城区划设2片维修、6片巡视,定点定人,1824小时待命,分片管理、责任到人,实行网格化管理,快速反应,快速修复……他们的行动得到用户的大力点赞。

城南新区是上个世纪修建的居民住宅区,供水管网配套原来按2万人设计,现居住人口、建筑均已翻了几倍,地理落差较大,不同地势用户供水压力需求不同,传统供水方式难以兼顾,用水高峰时高层压力不足,这也成为用户反映的热点问题。公司客服中心将此情况上报,公司立行立改,优先选择了一套能立时见效的方案。经过多次现场踏勘,综合分析比较,积极协调,在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公司仍斥资对沿线管道进行重新铺设和迁改,最终解决了城南新区近2万户居民用水压力不足问题。

 

狠抓安全补短板 科学管理出效益

安全生产是供水企业的生命线,是文明创建的主要抓手,搞好安全生产就等于牵住了供水事业科学发展的“牛鼻子”。

正是基于这样的“底线思维”,市供水总公司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于2011年拉开了城区安全饮水工程改造的大幕。施工单位克服线路长、涉及村组多、地形环境复杂、协调难度大、工期紧、工程难度大等困难,按照工程进度精心组织施工,历经两度春秋,20121028日,工程全线贯通。这一闯关夺隘、穿河越汊的民生工程的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供水保障的可靠性、安全性,既适应了水质新国标要求,又保证了城区持续供水,真正成为城市供水生命线,55万城区居民“直饮”漳河水的梦想因此变成现实。

随后,市供水总公司一鼓作气,多方筹集资金,对二水厂、三水厂进行改扩建及配套管网建设,三水厂原水管道一期工程、扩容提质续建工程、厂站备用电源工程、絮凝沉淀池工程相继上马并迅速建成,城区供水水质和安全可靠性进一步加强,用户的幸福指数也随着水龙头中一潺潺更加洁净安全的“清泉”的流出而大幅提升。

日前,受公司邀请,“三供一业”供水改造单位国电长源荆门热电厂的24名居民代表来到三水厂,实地参观了漳河水库源水如何净化成优质饮用水的全过程。亲眼目睹漳河源水经过层层工艺神奇地变成透明清水后,居民代表们不禁纷纷赞叹:荆门供水的制水工艺先进、管理科学,水质确实优良安全可靠!

不仅如此,近年来公司还积极开门纳谏,邀请市人大代表多次走进荆门供水,逐一“挑刺”,监督指导供水生产运行、服务管理和水源保护工作。同时,还邀请市民代表、记者代表、网络达人、公益小天使等实地探访,深入了解城市制水工艺流程、水质监测与控制、保障供水安全举措等。记者从一份201711月份的三水厂泵房水样检测报告中看到,市民关注的铅、镉、砷、汞等重金属含量不仅小于标准限值,而且还低于设备所能检测出的最小值,也就是根本检测不到;浑浊度、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等35个检测项目全部合格,无怪乎只在洁净淡水中生活的桃花水母也能在漳河安家。

 

俯下身子听期盼 服务基层解难题

“每月0.5万元损失,一年就是6万元,管道漏损流失的不仅是宝贵的水资源,更是真金白银,让人心疼。市供水总公司专业人员运用高科技,免费为我们探漏,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啊!”20167月,605所负责人向市供水总公司送锦旗致谢时动情地说。

原来,20167月初,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永根在带领公司职能处室负责人走访西门社区时,了解到605所内部供水管道漏水的烦心事。陈永根现场表示,虽然605所是内部管网的产权单位,探漏维修纯属内部事务,但供水公司会急用户所急,免费搞好探漏服务,保证用户正常用水,帮助减少经济损失。说干就干,随即公司派遣5名专业管网检漏工程师,配带多种高科技电子专业检漏仪器对该所6120米供水主管线、3800米支管线进行了检测。5名工程师不分昼夜,连续作战,最终为605所供水管道漏水损失划上休止符。

这只是市供水总公司履职尽责行动风暴中的一个场景。2017年,公司再次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开展了“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全力解决供水服务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用全心的服务提升用户的获得感。

在走访中,公司党委了解到掇刀区幸福社区居民反映水井水质不佳,急盼饮用城区自来水的意见。公司随即安排客户服务、技术设计部门现场踏勘,拟定了工程实施方案和工程预算,铺设DN50供水专线1171米,仅用21天即为幸福社区无偿解决了26户居民的饮用水难题,当地居民无不交口称赞。

真实的民意来自基层,来自群众中。2017712日,市供水总公司甚至将大走访活动的现场搬到了碧桂园小区,十多位市民通过街头采访录音、现场问答、网络留言、拨打热线电话等方式反映了对供水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市供水总公司领导一一给予现场解释、答复。面对面地交流,气氛融洽,不仅了解了用户心里的实际需求,也真实暴露了供水服务中的短板劣势,为公司细化需求、精准服务指明了方向。

在“面对面 听期盼”等活动的推进过程中,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用户少了抱怨,多了期盼,少了批评,多了点赞,荆门供水服务形象显著提升。

 

履职尽责勇担当 文明花开香满园

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使百姓的幸福感显著增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承担着城市供水建设、管理和维护重任的市供水总公司充分发挥市政建设主力军作用,将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列为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抓紧抓实,以“铁军”般的意志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建设任务。

城区三条高速出入口及象山大道道路改造是荆门市“五城同创”的重点工程,配套供水管道迁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且施工难度大。参战各施工单位均在赶工期,交叉作业,公司既要预先排定计划,同时又要见缝插针协调好施工作业面,道路施工经常挖破水管,还要及时进行抢修,一段水管铺设,先埋临时管道供水,再拆旧管道、装新管道供水,最后回收临时管道,既要保证施工按期完工,同时要保障安全供水。公司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挑战自我。施工人员采取“白+黑”“5+2”连轴转不停歇的工作方式,吃住在施工现场,歇人不歇工不歇机器,加班加点,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提前10天完成全部供水管道迁改,为三条高速出入口及象山大道道路改造乃至创卫迎检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6年以来,公司还相继完成了白云大道、虎牙关大道、深圳大道老旧管网改造,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和各个园区供水管网建设,城市棚户区供水管网改造和背街小巷管道改造等。公司还实施了爱飞客小镇管道迁改,铺设盈德气体供水专线,为长寿食品产业园铺设荆石线DN600供水管道,为长丰猎豹汽车产业园铺设DN150供水管道,有效保证了多个重点项目顺利在荆落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公司被市政府授予“第六届荆门市市长质量奖提名奖”殊荣。

身为国有企业,市供水总公司从未忘记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近年来,公司先后整合了三三O水泥厂、荆门火车站等央企自备水源,率先打响了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第一枪”。积极响应国家、省、市精准扶贫工作精神,与省级贫困村漳河新区漳河镇雄峰村结成帮扶对子,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140万元支持雄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项目精准落地……公司因此被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为精准扶贫工作先进包联企业。

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公司连续九届获誉“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十届获誉“荆门市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如今又捧回“全国文明单位”桂冠,一项项殊荣回报着荆门供水人对事业的执著与热爱。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永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情满怀地说:“未来五年,我们将把全国文明单位的各项测评指标转化为供水工作的常态化目标,实行工作力度、工作标准不变,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成果和水平,让职工和用户有更多的获得感,让荆门市民能畅享文明创建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