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意志的加速度
  • 发布时间:2016-06-13
  • 浏览次数:10033
  • 作者:本站编辑

——市供水总公司服务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侧记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农业的血脉。供水人常被称为“铁军”,因为他们有钢铁般的意志,在人民群众最需要他们的关头,无论多么急难险重的任务,他们都会奋不顾身冲锋在前。

201510月以来,引汉济荆工程和城区象山大道、三条高速公路出入口道路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相继启动,随着市委市政府向市民承诺的数项重点工程的开工,我市供水部门开启了非常规模式下的紧张配套施工,力争在政府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任务,践行供水人执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诤诤诺言。

 

全力以赴,服务引汉济荆一字号工程

 

引汉济荆工程,从汉江右岸钟祥段沿山头闸引水至西大河,利用已更新改造的郑家湾一、二级泵站提水至东宝区牌楼镇寨子坡水库,自流到城区王林港,再通过筑坝拦水,自流到江山水库,同时提水进入城区苏畈桥预留接口。工程建设包括江山水库整治扩容工程、铜钱山水库至寨子坡水库段、寨子坡水库至城区段。该工程年规划调水量1.42亿立方米,项目建成后,能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汉江水系与漳河水系的连通。通过连通铜钱山、陈坡等10座中小型水库,改善沿线25万人饮水安全、50万亩农田灌溉问题,为荆门城区提供应急备用水源。同时兼备改善竹皮河水环境功能,是荆门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条补水管道为东西走向,管径DN1000—DN1600mm,其中城区段(寨子坡水库至苏畈桥)全长9.1公里。

为了完成这一造福荆城人民的“引汉济荆”一字号工程管道铺设任务,市供水总公司管道安装处全员上阵,挂图作战,工地上日日机器轰鸣,焊枪火花四溅,加班加点成了大家的常态化工作。68日,记者在 引汉济荆工程第二项目段施工现场、城区泉水路工地看到,一台大型调装设备正将刚刚焊接好的一段供水管缓缓吊起,并小心地放入已开挖好的沟渠中。这段供水管道长24米、直径1.4米,由于管径大,相比以前小口径的管道在安装、调试、对接方面的难度更大。每段供水管道放入沟渠后需进行管口对接,然后继续完成对接处管道的焊接。为完成焊接任务,需要在对接口的下方开挖一个仅容纳一人的作业坑供焊工作业时蹲位。工人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作业难度可想而知。如遇雨天,雨水倒灌进蹲位,施工不得不停止,得用水泵将水抽干了再开始作业。

市供水总公司给排水安装工程公司经理周宣兵告诉记者,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规划,该工程段的施工必须在6月底前完工。面对日益临近的完工日期,大家感到肩上的担子有千斤重。为了追赶工期,施工队想了很多办法。天晴时,他们将管道外部先焊接起来,下雨时再焊里面的部分。别看这么一个看似普通的接口,至少要焊四次才能完工,而焊接一次要花费2个小时。口径最大的管道,一天只能焊一个,遇到弯头修口,技术难度更高,费时更长。天气炎热时管道内最高温度达60多度,一般人在里面呆不了一分钟,而焊接工人在管道内一次作业就是近20分钟。

引汉济荆工程施工管道经过207国道复线,按要求需要在此路段将管道下埋深达12米的地底,相当于4层楼高,吊车不能靠近,只能用挖机作业,其难度可想而知。

周宣兵经理介绍说,自今年4月大规模进场施工以来,战酷暑抢雨季,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机械,几个工作段面同时施工,目前已完成DN1000管道安装2100米,DN1400管道安装400米,DN1600管道安装480米,争取在6月下旬将除顶管之外剩下的管道安装完毕。

张华武是市供水总公司给排水安装工程公司焊工班长。20年前就开始从事管道电焊工作。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张华武和他的同事们坚守焊接一线。他们都曾身经百战:背上太阳晒,脸上电弧烤,身上的衣服湿了又湿;冬天,抢修管道的时候,穿着胶鞋站在冰冷刺骨的水坑里,风吹在脸上像针扎,手冻得连焊把都握不住,但还是一坚持就是几个小时。在他们眼里,这些早已是家常便饭,他们只顾默默在管线迁改的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和汗水。

 

迎难而上,完成道路综合整治配套工程

在城区象山大道、城区三条高速公路出入口道路综合整治工程现场,一面面供水突击队的红色旗帜高高飘扬,头戴红色安全帽、身穿蓝色工作服的供水施工人员在紧张施工;挖机、吊车、发电机等大小机械设备一字排开;焊花飞溅、机声隆隆、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这是该公司设施维修管理处施工人员奋战在四条道路上进行管道迁改的工作场景。

201510月底,象山大道、城区三条高速公路出入口道路综合整治工程处于前期准备阶段,供水部门配合各施工项目部现场勘查,20163月中旬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目前,整个改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截止5月底,象山大道DN400临时管道已安装1000米;DN1200钢管已安装966米;泉口一路PE200临时管安装1580米;来凤桥至人社局段DN400球墨铸铁管安装760米等。荆门高速出入口段,国税局至枣山变电站段DN200PE管已安装2650米,已抢口完毕,恢复通水;荆门南高速出入口,昱奎桥至荆门南高速公路出入口段PE200管临时管已安装860米。

四条道路供水管线迁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且施工难度大。由于道路施工工期紧张,施工单位都在全力赶工期,特别是5月以来,已经进入管线迁改工作的白热化阶段。供水部门全体干部职工满怀信心,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挑战自我。全体施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采取+“5+2”连轴转不停歇的工作模式,加班加点,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四条道路管道迁移改造工作快速推进。

供水行业是个小窗口,却是连接党政同人民群众的大舞台,供水维修更是公司服务质量最直接的体现。市供水总公司设施维修管理处副处长王伟说,除了道路迁改工作外,还要随时做好全市供水管道损坏抢修工作,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开足马力,服务园区及企业发展

 

凯龙集团是我市大型上市企业,该企业的供水管网建设相对较早,近年来出现设备老化,供水能力不足等情况,企业及居民反映强烈。2016416日,随着最后一截供水管道的连通,凯龙集团的生产及生活用水得到有效解决。至此,市供水总公司2014年对该企业的供水管网改造承诺得以全部兑现。

凯龙集团与城区主干道相连接的泉口路道路全长2852米,与正在建设的西外环立交相连,是我市路网远期规划“三环八射”的主要通道之一,其功能是服务凯龙集团、万华城项目建设,改善周边居民出行条件。该工程自20138月开工建设。利用该路段的改造施工,市供水总公司将凯龙集团供水管网改造纳入建设规划,并于20143月开始施工,工程选用的PE200管道较以前的水泥管道更经久耐用,可确保凯龙集团生产生活用水的有效供应。

据了解,此前通往凯龙集团的供水管道沿着竹皮河铺设,且中途由于有较大的山坡,导致供水压力不足,企业供水常年受困扰。在泉口路改造过程中,该山坡被削平,道路取直,供水管道随道路铺设,且管道加粗,企业供水难道迎刃而解。

目前,我市各大园区相继开工建设,市供水总公司承担的供水任务更加繁重,为了不影响各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公司采取加人加设备,加班加点的方式,默默践行着供水人服务城市建设,言出必行的铁军诺言。